浅谈依恋模式之回避型

浅谈依恋模式之回避型,第1张

1.

很久没有动笔了。刚刚看到一篇文章,名为《你过分在意别人 忽视自己》,作者拂逆之间。忽然很想借着对这篇文章的感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作者是名大学生,很有反思力,她会从别人的故事里反思自己。她从《翻译官》里的乔菲身上看到自己同样的问题,那就是:总把注意力放在别人的感受上,无论在亲情、友情还是爱情中,总是牺牲自己的感受忍让和迁就别人;总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在别人的目光里得体地、规范地活着。

这样的活法却让她觉得压抑,似乎与自己“真正想成为的人”渐行渐远……

这篇只有一千五百多字的文章在很短的时间里已经获得了三百多个赞,似乎作者真诚而勇敢的表达撩动了很多人的心弦。

2.

“过分关注别人的感受”、“用力的、拼命的活成别人想要的样子”,似乎很多人都从作者的生命姿态里或多或少看到自己的影子。

这样的自己,就像一首生命的悲歌,让人心生自怜,恨不能从这一刻起,马上甩掉那些枷锁,挺直腰杆儿,只为自己而活。

活成阳光下那颗苍翠挺拔、枝叶舒展的树。

我站在树下,为那颗树击节。同时,又忍不住看向树根,心里默想:我们每个人当下的生命的姿态,何尝不是如树一般,始于根部。

3.

“过分在意别人的目光”,源于内心对关系的焦虑:害怕分离,害怕失去,害怕被抛弃。

当我们还是一个脆弱无助的婴孩时,这样的焦虑就已经应运而生。面对这个陌生而危险的世界,我们需要并渴望持续稳定的关注与照拂,以对抗饥饿寒冷的生存威胁,以及内心那挥之不去的恐惧、彷徨与无助。

彼时,父母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衣食,更在于可以应声而至的安全感。

“那个人,他(她)一直都在。我可以放心的睡去,放心的醒来。”

可,不是每个婴孩都那么幸运。

他们哭笑叫闹,有人总是温柔相待,有人却时好时坏,有人不加理会,有人退缩,有人拒绝,有人甚至发出愤怒的吼声。

人生,最悲哀之处,在于无法选择自己的成长环境。我们一出生,就不得不面对既定的父母,他们在既定的人生里,也有各自的品性和状态,各自的烦恼和哀愁。

4.

可无论什么样的环境,都无法阻挡人类挣扎求存的本能。

为了活下去,我们努力适应父母的节奏,观察他们的行为,啄么他们的性情,感受他们的态度,记录他们的阴晴,在他们的情绪夹缝中翻云覆雨,辗转腾挪。

就这样,为了适应,为了生存,每个孩子都成了练家子,且招式越来越娴熟,越来越体系化。

虽然每个人都是自学成才,但总有好事者总结他们的招式套路,冠以派别之名:“咏春”、“白鹤”、“太极”,不一而足。

心理学界也有这样的“好事者”,他们会测试和总结孩子与成人在家庭中、在关系里,借以获得爱与关注的策略和方式,并对之分类、整理,这策略和方式被分为四类,并总称为“依恋模式”。

5.

依恋模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安全型模式,另一类是不安全模式。不安全模式又细分位三种:回避型,矛盾型,混乱型。

6.

先来说回避型。

采取回避型依恋模式的人,惯于回避自己与人亲近的欲望和感受。对他们来说,依赖别人是危险的。这种危险感来源于幼初时,他们想要亲近父母却遭遇拒绝的残酷体验,这样的体验带给他们强烈的暴怒和怨愤。

可他们却不能发作、不能恨,因为恨会毁灭他们与衣食父母之间的联结,把他们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为了兼容恨和依赖这两种相互矛盾的情感,他们弱化了自己对父母的爱欲和需求,旨在最小化被拒绝的风险及与之相伴而生的愤怒。

渐渐的,他们丧失了体验自己情感的能力,在爱恨面前显得漠然而麻木。来自另一半的情感需求对他们来说,将是一种滋扰。因为那缠绵的眼神、悱恻的泪光对他们来说犹如洪水猛兽,可能会勾起旧日不堪回首的失落和愤怒。

有朝一日,为人父母,他们同样也无法体验孩子的情感需求,因而无法在孩子需求中给予积极有效的回应。

他们把所有与依恋有关的记忆,欲望,需求,感受以及可能会勾起这一切的现实因素,都一股脑打包装箱,贴上封条。

他们多半显得独立而坚强,说起父母时会使用抽象而堂皇的字眼,“她真的是个好母亲”、“他们给了我充满爱的童年”,如果要其对母亲的“好”或童年的“爱”举例说明,他们往往会语焉不详。

他们并非有意欺骗,只是那些与爱有关的记忆,已经与内心的渴望、失落、爱恨纠葛的无奈一起,被压抑在潜意识中某个荒芜的角落。

忘却,回避,麻木,让他们得以在情感的蛮荒中苟活。

而面对记忆的空茫,他们选择了某个抽象的概念(好母亲,有爱的童年)来填空,聊以自慰,聊以补缺。

在意识层面,他们常觉得自己独立而强大,因此,不需要也不依赖任何人的帮助。他们强迫自己只依赖自己。以至于,身边那些想要给予他们关切和爱的人,常常觉得自己有些多余。

表面上看,他们粗豪,直爽,坚强,果断。

可“独立”、“坚强”,这样的字眼对他们来说不过是武器和标签,他们需要用这样的认知去对抗内心深处的自我怀疑:在潜意识里,他们是脆弱无助的,讨人嫌的,别人对他们的态度也总是拒绝的,厌恶的,控制的。

这样的认知和与之相伴而生的绝望常常折磨着他们,他们拼命的压制,与之战斗。

战斗的方式就是回避爱,回避与人链接的欲望,拼命伪装坚强。

他们不敢不坚强,因为一旦不坚强,就会不得不依赖,依赖则意味着被拒绝被伤害,一旦被伤害,就会愤怒、就会产生毁灭一切的冲动,而这样的冲动“必将”断送他们生存的可能。

这个因果链条在他们的觉知之外自动化的运作着,也塑造着他们的想法、感受和行为,塑造着他们的人际关系和生命状态。

一个人,如果把坚强和独立作为主要的自我认同,也许是为了压制潜意识中挥之不去的脆弱和无助。

7.

胡紫微在《对于罪恶,我们无法一分为二》一文中,摘录了来自《古拉格:一部历史》中的一段文字。

这是一位名叫哈娃.沃洛维奇的母亲的自述。

从这段叙述里,我们可以窥见,一个婴儿是如何在主要照顾者的忽视和冷漠中变得回避与绝望。

“我们三个母亲和刚降生的婴儿一起,合住在一个小牢房里。臭虫象沙子一样从屋顶和墙上往下掉。每天夜里,我都坐在孩子的小床边,把臭虫一个个掐死,并默默地祈祷上帝,不要让我和女儿分开,祈祷将会和她一起获释,即使沦为乞丐或者残疾。但是上帝没有回应我的祈祷,当我的宝宝刚刚开始蹒跚学步,我听到她说的第一个词——妈妈——之后不久,在一个严寒的冬日,他们把衣衫褴褛的我们塞进一辆货车分别转送到‘母亲劳改营’和只在规定时间允许探视的托儿所里。在那里,我的长着满头金色短发的矮胖小天使,很快变成了一个苍白的幽灵。眼睛下面有乌青的阴影,嘴唇全都烂了。”

“我见过保育员早晨叫孩子们起床。她们连拉带拽的把婴儿从冰冷的床上拽起来,用冰冷的水给她们洗漱,又打又骂。孩子们甚至不敢哭喊。她们像老人一样轻微的抽着鼻子,发出轻微的叫声。这种让人难过的声音在保育室里此起彼伏。已经大的可以坐起来或者爬行的孩子总是仰面躺着,小膝盖抵着肚子,像鸽子一样咕咕的叫。

“保育员打来一碗冒着热气的粥,把粥分到一个个盘子里。它抓住离得最近的一个婴儿,把她的胳膊扳到背后,用毛巾拴起来,然后开始一勺一勺把热粥灌进她的喉咙,也不给她时间下咽,就像在给火鸡填下饲料。

“我发现她的小身体上常带青肿。一见到我,女儿就用皮包骨头的小手搂着我的脖子呜咽:妈妈,想家。她想回到自己的天堂,那间爬满臭虫的小牢房。”

“很快,15个月大的女儿意识到,对于家的向往是不现实的。渐渐的,我去探视她的时候,她不再伸出手来让我抱,总是躺在自己的小床上,默默的转过身去。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天,当我把她抱起来喂奶时,她的脸扭向一边睁大眼睛凝视着远处,接着开始用无力的小手拍打我的脸,对我的乳房又抓又咬,向下指着她的小床。”

残酷的环境让这位可怜的母亲无法成为孩子身侧的依傍,而那些承担“照顾”职责的人却扼杀了孩子的安全感,孩子只能关闭自己的心,关闭期待,关闭对温暖和关爱的渴望,即使是面对自己的母亲。

8.

活在回避型的依恋模式里,紧缩心门,带着独立与坚强的假面,独自担当着世事的艰难无常。无法与别人,包括最亲近的人建立深层的情感链接,爱无能,恨亦无能。

而这冷漠的假面甚至会代代相传,因为冷漠的父母,无法感知孩子的渴望与需求。为了生存,孩子只能习得父母的冷漠,以便用情感隔离的方式维系他们和父母之间微弱的关联。

就这样,他们越来越漠视自己,也漠视别人。

依恋模式只是一种分类,具体到每个人的人生姿态,可能会呈现各种模式的混合态势,但相对而言,会有一种主流的模式灌注于我们的思维、感受和行为体系中。

如果你无法与别人自然自在的亲近相处,总是惯于以强悍的姿态示人,总是用力的成长,逼着自己坚强,也许可以试着向内部看看,看看自己的恐惧和脆弱,感受妻儿娇嗔的表情、温柔的目光。

9.

把自己从琐碎的生活中抽离出来,看着自己,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就像拂逆之间在她的文章里那样,试着观察,反思,调整。

如果足够幸运,也许你能遭遇一段足够健康的关系,或者一位能够带给你安全感的治疗师。在这样的关系里,他(她)温柔的注视着你,用表情和姿态传达着发自内心的关切。这样的关切滋养着你的心,让你敢于一点一点的,释放出那些被压抑在冰山之下的、未经整合的脆弱、无助、愤怒和怨恨。

慢慢的,你敢于呈现自己的脆弱了,你敢于表达自己的需求了,因为你发现等待你的,并非是预料中残酷的拒绝。那个想象中冷冰冰的世界,只是幼时体验在你心里的投影。

慢慢的,你变得敏感,你开始关注面前的这个人,体会他(她)的喜怒哀愁,并有点笨拙地送上自己的关切。你惊讶的发现他(她)能体会到你的心,你的心意可以点燃他(她)的悸动和温暖。

慢慢的,你喜欢跟自己交谈,特别是那个脆弱的,羞怯的,缺乏勇气的自己,你会鼓励他,让他试着跳出水面,让他学着拥抱,学着表达内心的感受。

就这样,不断重复,你学会了在自己与自己之间,自己与他人之间,营造一种舒适而有效的关系。

外在的体验解开了你内心的封印,让那些未经整合的感受和想法得以浮出冰面,于是,你内在的工作模型得以重构,那些曾被你紧紧抓着的信条、那些紧紧抓着你的绝望和恐惧、那些不敢想不敢做不敢跨越的雷池,都在这样的重构中被打碎、被重建。

这重建的内在体系又拓展着你的行为和反应,让你在关系里呈现出新的姿态。你的关系也得以重建,并反过来滋养着你,让你可以不断反思,并愈发意识到:在自己的心里有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来源于现实,可又和现实不完全相同。

我们心里的这个世界决定着我们对自己和对他人的感受,我们曾固执的以为,这个世界就是现实。直到有一天我们游到了世界的尽头,才发现那不过是一帘幕布,幕布之后,天外有天。

于是,我们在幕布旁缓缓坐下,在脑海中慢慢重放自己的人生……

10.

依恋理论中有一个术语叫做“心智化”,指的就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觉察和反思。

心智化的前提在于意识到内心世界的可塑性,以及它对于自己体验和感受的决定性。

同时,亦深知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关联:外在世界虽不等同于内心世界,却是内心世界得以搭建的基础。

因此,内心世界需要在关系中重塑,好的健康的依恋关系可以为这样的重塑提供安全的环境。

但更为重要的是,个人的心智化。即,在关系里觉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反思它们彼此间的因果关联,打破在生命程式中被固化的模式,重塑自己内心的体验和信念。

是什么样的信念呢?

“不用活得那么用力,只要自然自在的呈现自己本真的状态,就一定会得到温暖和爱。”

听起来似乎很难?

一切都不急,慢慢走,慢慢体验,我们一起体验……

接近带孩子的父母或爷爷奶奶,不时会听到这样的说法,某某的孩子很利朗,某某的孩子很缠人。这表明两个孩子与父母之间形成了不同的亲子依恋关系。

亲子依恋是婴幼儿在两岁前与母亲之间建立的一种特殊的 情感 联结。通常情况下,亲子依恋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矛盾型依恋、混乱型依恋。安全型依恋是良好、积极的反应,回避型、反抗型和混乱型依恋是不良的、消极的反应。

孩子早期对外界的信任,全部来自于家庭,来自于他的母亲,所以在婴幼儿时期要建立、维护好他的安全感,而这其中母亲是他 情感 世界的一个支点,当他确认安全支点存在以后,他就有勇气有自信独自去 探索 未知的世界。

安全型依恋的前提是安全,婴儿离开母体的第一感觉是离开了温暖、舒适、安全的环境,提供如此环境并让婴儿感受到,那么安全通道建立,而能否持续为孩子提供这样的环境,这就需要发挥父母的智慧。那么,要怎么做呢?

一、在内心确立婴幼儿观念。卢梭认为,儿童是积极的主动 探索 的生物体,有意识地努力创造这个世界的意义。这说明婴幼儿不是被动的接收器,不能用成人的思维去教、去养,我们得尊重婴幼儿的体格发育、智能发展、心理变化等方面的规律,掌握宝宝各阶段营养需要、日常护理要点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即我们要有婴幼儿观念,从他们的需要出发。在孩子需要时,我们要敏感并及时、适时、一致的做出回应;在孩子不需要时,我们有空才去和孩子互动,否则就可能过度照料,形成依赖,限制其独立性的发展。

二、要有多重角色意识。蒙台梭利认为,儿童跟成人的冲突主要是由成人引起的。因为成人看不见儿童本身应有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特征,常常从自己需要出发而为。由此,父母不仅要确立婴幼儿观念,还得要做婴幼儿的朋友、玩伴。只要这样才能听懂孩子的语言,看懂孩子的表情,读懂孩子的需求,理解他们的举动,不然我们所谓的建设性行为可能就给孩子留下了创伤,限制了孩子的 探索 发展的时间空间。其次是做好父母,给孩子物质保障和精神抚慰。有研究证实孩子依恋母亲的怀抱并不仅仅是为了吃奶,他更需要的是柔软而温暖的皮肤接触,孩子只有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才能 健康 地成长。再次是做好照顾者。确保营养均衡、护理到位、常见问题及时解决。

三、要用心去回应孩子。有研究表明,母子依恋与婴儿和母亲交往时间、婴儿生理需求满足有关,但起决定作用的是母子交往中母亲对婴儿所发出信号的敏感性和对婴儿适时、一致的关怀。其具体做法是:

1.常观察、辨信号、知方法、避忙乱。如:哭是婴儿表达意愿的特殊语言,父母应注意观察读懂,如声音洪亮持续,表示他饿了、拉了、渴了等;如声音平和间断,表示他想让你抱他和他玩了;如低弱间断的哭声表示他病了;又比如高声尖锐间断的哭声表示有疼痛,如肚子痛、有东西刺到了等;还有突然高亢尖锐持续的哭声表示惊吓、外伤或头部有伤痛。根据婴儿面部表情和四肢动作知道他们的情绪状态。身为父母需要时时观察、学习、借鉴,不能正确辨别孩子的信号或经常判断错误,亲子间就会缺乏正常的 情感 交往,不利于母子依恋的建立。

2.要面热、言轻、行柔。亲子交往中,母亲要用热情、温和的语言与婴儿交流,使之感到亲切,亲、抱婴儿时要动作轻柔,以免吓着。另有研究表明,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与成人的身体接触。当不喜欢抱的婴儿注视母亲时,母亲要立即注视婴儿,并用语言或玩具逗引儿童。

3.了解气质特征,有针对性养育。研究表明,孩子的气质类型会影响母亲对他们的抚养方式。婴幼儿气质分为三种类型: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容易型婴儿情绪好、生活有规律,对生人和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此,母亲可有规律的喂养,同时注意逐渐训练他们自己玩耍;困难型婴儿生活不规律,情绪波动大,害怕与陌生的人和环境接触,适应环境较缓慢,对自身和外界的刺激反应过于强烈。因此,母亲特别要有耐心、爱心,慢慢与之磨合,并要努力摸出他的生活活动规律,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孩子的要求,对年龄较小的婴儿,母亲可多迁就一下孩子。但当孩子断奶后就要逐步训练他们生活要有规律;迟缓型儿童的特征界于以上两种类型之间,他们的反应较慢,不够活泼,且内向,对新鲜事物倾向于退缩。由此,需要父母耐心地创造宽松愉快的环境气氛,用积极的情绪和行动主动去唤起儿童的反应,并多给予鼓励、帮助,想法逐步让他们接近、适应新环境。

四、让家庭稳定、温暖。家庭稳定、温暖是婴幼儿获得安全感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稳定、温暖是母亲实施其它各项策略的前提,同时能让各项策略增效。由此,夫妻要共同创造温暖、互助、和谐的家庭环境,这既是培养孩子的需要,也是夫妻自我成长的须要。人们常说对于婚姻家庭来说,另一半的重要程度一定要凌驾于所有关系之上,才能获得应有的幸福,否则吃亏是小,婚姻破裂、伤害孩子是大。另外对于婴幼儿而言,多次搬家,过早或强迫与孩子分房,频繁变换孩子的照料者,都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全感。总之,父母要以满足婴儿对拥有安全的、关爱的养育环境的强烈愿望为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原文地址:https://www.xiayuyun.com/zonghe/1600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3
下一篇2023-03-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