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监测windows服务器的性能?

如何监测windows服务器的性能?,第1张

Windows服务器中自带的性能监控工具叫做Performance Monitor;

在开始-运行中输入‘perfmon’,然后回车即可运行。

Monitor本身也是一个进程,运行起来也要占用一定的系统资源。所以你看到的资源的使用量应该比实际的要稍微高一点。这个工具在帮助管理员判断系统性能瓶颈时非常有用;

举个列子来说,今天有个用户抱怨说他们项目组的服务器(这是一台虚拟机)运行起来非常慢,但也不知道具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任务管理器里显示CPU和内存的使用量都不算高,但服务器的相应就是非常慢;

Monitor,让其运行一段时间后(因为参考平均值会比较准确),发现average disk queue的值比较高,这就说明物理服务器的硬盘负荷太重,I/O操作的速度跟不上系统的要求。关掉虚拟机,将其转移到另一台硬盘负载比较小的主机上,再打开虚拟机。

分析性能情况

1、内存泄露判断

虚拟内存字节数(VirtualBytes)应该远大于工作集字节数(Workingset),如果两者变化规律相反,比如说工作集增长较快,虚拟内存增长较少,则可能说明出现了内存泄露的情况。

对于Workingset、Private Bytes、Available bytes这些计数器,如果在测试期间内数值持续增长,而且测试停止后位置在高水平,则也说明存在内存泄露。

Windows资源监控中,如果Process\PrivateBytes计数器和Process\WorkingSet计数器的值在长时间内持续升高,同时Memory\Available

bytes计数器的值持续降低,则很可能存在内存泄漏。

2、CPU使用情况

一般平均不要超过70%,最大不要超过90%(好:70% 、坏:85%、 很差:90%)。

3、tps(每秒处理事务的数量,在SOAPUI中进行统计)

一般在10-100,不同应用程序具体值不同。

问题一:性能测试应该做哪些准备 环境搭建:这个根据实际规划,我在企业内做过的性能测试搭建的环境都是和用户上线使用的实际环境一样的。

数据准备:个人感觉是整个工作里第二耗时的,需要真实模拟用户数据,这个不是单单的创建几个帐号就完事的,每个用户基本都会有不太一样的配置,实际操作的时候部署数据的脚本都写到手软。

脚本编译:选择性能工具编译性能脚本,你需要跑什么业务流程就编译什么样的脚本。

脚本执行:用规划好的用户数执行脚本,这个一般持续很长时间,时间太短不足以暴露服务器等的性能瓶颈,性能测试中最耗时的就是这个步骤。

收集日志:在执行脚本完成后收集到的能客观反应系统性能的日志、报表文件,比如LR的报告、数据库的AWR日志等等。

分析结果:分析收集到的日志、报表,找出性能瓶颈或是得出性能指标结果。这个一般需要对数据库或者底层非常了解的专业人士来分析,一般测试人员只需要提供收集到的报告就差不多了。

生成报告:将上面所有的性能测试活动整理总结,输出测试报告。

问题二:如何做好性能测试? 你好,首先很欣赏你的这种态度。我在TestBird 招聘新人的时候,也有很多小朋友觉得自己有多了解工具运用,有多熟练步骤过程,自我感觉很不错。

其实,我却想说,性能测试的重点不在性能测试工具的学习上。

当然,你也通过分析系统的压力点、LR录制脚本,设置用户,做压力,分析结果,整理测试报告。完成了性能测试的整个过程。那么我说这个性能测试报告是有效的,但它不一定是有用的。

为什么呢?因为在性能测试报告中,在你所在的环境中,你是测出了这样的效果。并未掺假,全部真实的记录。

为什么说它不一定是有用的,你了解系统架构么?知道数据库、中间件、前端程序的运行方式和处理机制么?了解网络协议么?了解操作系统么?熟悉开发系统的语言么,如java JVM的内在机理知道么?这些都是系统运行的一部分,都在影响着系统的性能。如果不了解这些,你如何做出有价值的有参考意义的性能测试。

所以,学会这些性能测试工具很好,但是这仅仅是第一步。性能结果只是一些数据而已,知道你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些,做完后能给出有价值的东西,才是后面要慢慢修炼的。

问题三:移动客户端的性能测试如何做? 。就当练习了。。大家看了不要喷我。。现在很多测试人员做移动端测试,可能主要还是关注功能和自动化测试。性能测试可能大多是按照每个人的体验来做报告,是不是比较快,或者比较慢。当然也不乏有很多的测试人员会回复我说,性能测试都是服务器的,移动端根本就不需要性能测试。我实在觉得可笑。 不过我毕竟一直在创业公司,而且就我一个人,所以了解可能有限,我这里就说下我之前碰见的,所知道的,目的只是抛砖引玉。 另外,我这里也不去说什么MAT,instruments了,这种固有查找内存的工具大家自己google吧。 客户端的性能从系统层面,电量消耗,网络流量,内存泄漏等都是被关注,或者说用户最最关注的点。 实例一,3rd 应用的性能测试。应用本身的响应时间可以通过call 应用intent来查看,设备纯环境,设备低内存等各种情况下进行同样此数的call,进行对比。或者与同行业同性质的应用进行对比测试。我相信很快就能够有结论了。除了应用本身,还需要对于应用本身某些特别的功能进行响应测试。比如测试一个list,测试的方法为onkeydown之后查看这个list.index(0)是否高亮,是否正常的界面跳转了,那么分别进行计时(精确ms)。同样的,我们在空list以及有几百条list的情况进行这样的case test,那么就会有一个性能的结果出来。 实例二,假设你测试微薄客户端,那么你肯定是需要进行一个list上下滑动的性能测试。我们需要使用脚本语言shell或者python去call server api来仿造数据反馈到移动设备上,否则你不可能自己手动去发几百条weibo然后再测试。测试的时候需要关注两个问题,一个是list在各种情况下是否滑动流畅,一个是当list中有很多的图片的时候图片load的速度也是一个很大的测试点。这个load可以直接检查imageview什么时候load出来pic,什么时候显示在界面上,计算时间。这里其实很多应用是webview,或者数据是存在服务器端的,这个时候无论是平时的测试还是压力,还是性能,数据的修改,其实还是多使用脚本ping api比较好,能够很好的去辅助达到性能测试的效果。 实例三,比如要测试一个优酷的视频软件,那么视频的播放的时候,首先保证网络的情况下,各种分辨率各种码率的视频接入时间是需要关注。然后在播放,也就是和网络不停的通信的同时,那么需要通过tcp dump和wireshark工具来检查网络访问是否正确,视频的卡顿,视频的花屏等除了硬件兼容之外,可以通过抓包来判断其性能。如果丢包率高那么自然视频卡,体验不好,性能也就不会好。 其实以上只是一些很基础,现在很多公司也已经在这个基础上改良测试了。不过也是一些思路,让更多的企业和测试关注移动客户端的性能。不要一提到性能脑中只有LR等这些Server测试。

问题四:为什么要进行性能测试? 原因有三:

川. 开发者的水平各有不同,有的写出来的东西性能高,有的低,所以需要统一测试一下。

2. 编程工具本身也有性能问题,用这样的工具开发出来的软件也要确认一下是否达到了需求所要求的性能指标,比如响应时间应该控制在多少秒以内。

3. 性能测试,强度测试都是为了测试系统的稳定性,稳定性好,软件的质量就好,买的钱就多。

问题五:如何进行Web服务的性能测试 贴一篇我们内部的文章:

随着浏览器功能的不断完善,用户量不断的攀升,涉及到web服务的功能在不断的增加,对于我们测试来说,我们不仅要保证服务端功能的正确性,也要验证服务端程序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那么性能测试都要做些什么呢?我们该怎样进行性能测试呢?

性能测试一般会围绕以下这些问题而进行:

1.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性能测试?

2. 什么时候做性能测试?

3. 做性能测试需要准备哪些内容?

4. 什么样的性能指标是符合要求的?

5. 性能测试需要收集的数据有哪些?

6. 怎样收集这些数据?

7. 如何分析收集到的数据?

8. 如何给出性能测试报告?

性能测试的执行过程及要做的事儿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 测试评估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要评估被测的产品是否要进行性能测试,并且对目前的服务器环境进行粗估,服务的性能是否满足条件。

首先要明确只要涉及到准备上线的服务端产品,就需要进行性能测试。其次如果产品需求中明确提到了性能指标,那也必须要做性能测试。

测试人员在进行性能测试前,需要根据当前的收集到的各种信息,预先做性能的评估,收集的内容主要包括带宽、请求包大小、并发用户数和当前web服务的带宽等

2. 测试准备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要了解以下内容:

a. 服务器的架构是什么样的,例如:web服务器是什么?是如何配置的?数据库用的是什么?服务用的是什么语言编写的?;

b. 服务端功能的内部逻辑实现;

c. 服务端与数据库是如何交互的,例如:数据库的表结构是什么样的?服务端功能是怎样操作数据库的?

d. 服务端与客户端之间是如何进行交互的,即接口定义;

通过收集以上信息,测试人员整理出服务器端各模块之间的交互图,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交互图以及服务端内部功能逻辑实现的流程图。

e. 该服务上线后的用户量预估是多少,如果无法评估出用户量,那么可以通过设计测试执行的场景得出这个值;

f. 上线要部署到多少台机器上,每台机器的负载均衡是如何设计的,每台机器的配置什么样的,网络环境是什么样的。

g. 了解测试环境与线上环境的不同,例如网络环境、硬件配置等

h. 制定测试执行的策略,是需要验证需求中的指标能否达到,还是评估系统的最大处理能力。

i. 沟通上线的指标

通过收集以上信息,确定性能测试用例该如何设计,如何设计性能测试用例执行的场景,以及上线指标的评估。

3. 测试设计阶段

根据测试人员通过之前整理的交互图和流程图,设计相应的性能测试用例。性能测试用例主要分为预期目标用户测试,用户并发测试,疲劳强度与大数量测试,网络性能测试,服务器性能测试,具体编写的测试用例要更具实际情况进行裁减。

用例编写的步骤大致分为:

a. 通过脚本模拟单一用户是如何使用这个web服务的。这里模拟的可以是用户使用web服务的某一个动作或某几个动作,某一个功能或几个功能,也可以是使用web服务的整个过程。

b. 根据客户端的实际情况和服务器端的策略,通过将脚本中可变的数据进行参数化,来模拟多个用户的操作。

c. 验证参数化后脚本功能的正确性。

d. 添加检查点

e. 设计脚本执行的策略,如每个功能的执行次数,各个功能的执行顺序等

4. 测试执行阶段

根据客户端的产品行为设计web服务的测试执行场景及测试执行的过程,即测试执行期间发生的事儿。通过监控程序收集web服务的性能数据和web服务所在系统的性能数据。

在测试执行过程中,还要不断的关注以下内容:

a. web服务的连接速度如何?

b. 每秒的点击数如何?

c. Web服务能允许多少个用户同时在线?

d. 如果超过了这......>>

问题六:网站性能测试主要有哪几种方法? 我知道的性能测试主要有:压力测试,负载测试,容量测试,发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不同的操作系统和不同的浏览器)。测的时候应用在客户端的性能、应用在网络上的性能和应用在服务器端的性能都要进行测试的。

希望能帮到你。

问题七:怎么才能做性能测试工程师? 性能测试实际上确实需要些功底儿,但是也并不是非得一两年之后才去做。

我给你列几条性能测试工作中的建议,你可以自己温习一下,然后去面试,具体的经验需要实际的工作才能得到,然而你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识支撑你走下去的动力。

1,最直接也是最表面的建议,适用于面试:Loadrunner, HttpWatch, Dynatrace, TeamQuest, JMeter(可选), Wily(可选), HTML/HTTP, Webservice, Mainframe, DB. 这些东西足够学很久很久的了,所以说需要几年的工夫,但是没必要每一样都学太深,了解即可,经验日后会积累到的。

2,相对比较深层的建议:性能测试最关键之处不是工具的选择,而是对整个性能参数的理解,所以比较贴近于概念,比如说什么是TPS, Response Time, Connection浮 per Second....还有就是什么是CPU Utilization, FreeMem, Disk IO, Paging.... 工具也无非都是通过日积月累形成的客户端,所以抓到本质才是关键。

不在这里长篇大论了,呵呵,加油!

问题八:性能测试应该怎么做 需求分析 - 测试设计 - 测试执行 - 结果分析

问题九:APP如何做性能测试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家做安全加密的平台都有做安全检测,但是大部分需要付费,如果说只是个小项目的话花钱去做的话成本太高,也不建议去做

你可以了解下爱内测这个平台,专门做测试的,有安全检测、兼容测试、插件评估等,虽然这个平台也是付费的,但是他有免费的版本提供,个人觉得安全检测免费版本已经足够强大了,自动化生成测试报告,提供精准的检测数据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问题十:服务端怎么做性能测试 使用LR对数据库进行性能测试,实际上有多种办法,包括通过现有的数据库协议进行CS模式的先录制后执行的模式,以及通过socket方式向服务器发包方式的测试方式。这些是常规书籍上介绍的比较简单上手的测试方法,但是不具备通用性,受已有协议或socket编程方式的限制,所以需要更为通用的测试方法。

用Java user的协议进行所有数据库性能的测试工作:

Java user 不需要录制,把所有的操作通过java语言进行实现,通过lr调用java的class进行加压批量操作,这样可以不关心被测系统是哪个数据库,只要能够通过jdbc进行访问,就能实现性能测试。

一、测试环境准备

1. 被测服务器准备,根据测试目的,搭建需要的数据库服务器,确保数据库能够正常访问,正常操作;

2. Java代码的准备,无论使用哪种IDE,只要能够编写访问数据库的class就可以,形式可以是j2se,也可以是j2ee,因为在操作时只使用class的部分方法,所以j2ee就可以了;

3. LR的脚本调试,把java的class导入到脚本调试模式,根据需要添加事务以及其他操作。

二、编写数据库访问

1. 使用myeclipse,创建web project,创建如下图的包目录:

Java文件中包含各种访问数据库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class中的方法必须是public static,否则LR中无法调用。由于创建的是j2ee程序,所以不用main函数,在web中就可以进行功能验证。

确认class中的方法编写完成,创建一个web.jsp文件,如下:

导入class

声明类,并实例化,直接调用刚才编写的3个方法,因为这3个方法是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不需要实参,也没有返回值,所以直接实现即可。

此时启动web服务,在浏览器中输入jsp的地址,直接刷新页面,就可以调用这3个方法,如果正确,就会对相应的表进行操作,如果不正确,则需要修改相应的代码。

2. LR脚本准备:

LR脚本实际上就是对访问代码的调用,关键在于需要根据测试场景划分不同的脚本布局。

例如:在myEclipse里,我们只编写了一个class,其中包含三个方法,如果在执行性能测试时,这三个方法相互独立,互不干涉,则最简单的划分方法是,创建三个java user,每个java user中包含一个方法,做三份脚本,场景执行时分别进行调用。如果三个方法之间有相互关系,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有关联的方法放在一起,具体情况可按实际灵活分配。

因为已经将class文件进行编译发布了,所以可以在“java2postgres\WebRoot\WEB-INF\classes\\lr\test”目录中找到对应的class文件,

复制这个文件,找到LR的目录:HP\LoadRunner\classes\\lr\test\ 如果没有文件夹,按相同的内容创建。

在LR脚本中进行引包操作:

将需要执行的java类以及方法,放在action中,可根据实际测试情况和所需要验证的内容,具体调试代码。

在这里可以像编写普通LR脚本一样,添加事务或 *** 点等内容。

由于是通过JDBC对数据库进行访问,因此要在java user中加载jdbc驱动。

运行时设置中,增加jdbc驱动,需要注意的是java user使用的本地jdk,需要至多1.6版......>>

服务器的访问速度是租用和托管之前必须考虑的因素,服务器访问速度怎么测试?通过不同的测试方法检测,包括ping值,打开页面,下载这几项

服务器的访问速度是租用和托管之前必须考虑的因素,服务器访问速度怎么测试?通过不同的测试方法检测,包括ping值,打开页面,下载这几项最基础的指标来考量。那么就让小编为大家详解测试的方法。

一、测试不同的性能

一般网站提供的服务无非是在线浏览、下载、上传、在线听音乐、在线看电影等等,我们要对服务器分别进行以上各个操作的测试,以保证能全面测试出服务器在不同的操作下的表现。记录下每个性能的数值,多方对比。

二、使用不同的线路

在测试的时候我们要分别使用不同的线路来测试,千万不可图省事,只用一个线路来测试,那样如果碰上你用电信线路访问很快,但是用联通访问奇慢的服务器你就惨了。以前我测试过一个香港服务器,当时由于时间问题只用了电信的线路进行了测试,速度还可以,没有来得及去用联通的线路测试,结果付完款之后,很多用户反映访问很慢,结果发现凡是很慢的用户都是联通的用户,最后没办法只好更换了服务器。所以使用不同线路的测试是很有必要的。

三、分时间段测试

一般服务商都提供24小时的测试的,万万不可只在上午抽时间测试就结束。因为一般一个大型的网站每天24小时内都会有客户访问的,如果你只测试了上午的速度,而忽视了晚上的速度,万一这台服务器的速度恰恰是白天很快,而夜晚很慢的话,就白测试了。会影响到你的部分客户的体验的。所以我们的方法是24小时分成12个时间段,每隔2小时进行一次测试。比较一下速度变化,如果速度差异很大,就说明该服务器的访问不是很稳定。

以上就是我们测试服务器速度要考虑的3个因素,关于服务器访问速度的测试这次就跟大家讲到这里,希望对大家选择服务器有帮助。

李白网络售前客服-爽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原文地址:https://www.xiayuyun.com/zonghe/7918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5
下一篇2023-08-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